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反隱身雷達捕獲F22原理曝光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  近日有報道我國38所自主研發的米波三坐標雷達(反隱身骨幹警戒引導雷達)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,此前有消息稱其發現並監視了F22A隱形戰機。世界多個國家都有研制反隱身雷達,中國型號眾多。


  

  近日,由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評選的2016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明星武器公布。在評選出的國內十大明星武器中,有兩款遠程相控陣警戒雷達入選,分別是YLC-8B機動式預警相控陣雷達和JY-27A遠程警戒雷達。這兩款雷達各有特點,但是相同之處在於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,並且專門針對反隱身能力進行了加強。這兩種同類型裝備同時入選2016年度國內十大明星武器,足見國防工業對於反隱身領域的重視達到了相當重要的程度。


  YLC-8B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研制生產。中電14所被譽為“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”,國內陸、海、空以及戰略火箭軍裝備的大部分高性能雷達都是由該所研發的。JY-27A出自同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第38所,該所同樣是我軍高性能雷達的主要研制單位之一。雖然都是主打反隱身能力的遠程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,YLC-8B與JY-27A卻工作在不同的波段,因此在探測性能和結構設計上有著不小的差異。在實際使用中,YLC-8B與JY-27A往往要配合工作,進行性能上的互補,以達到最優的作戰效能。

  東海發現F-22A

  去年2月,《解放軍報》曾經刊登了一篇題為《戰鷹翱翔扞衛海空安寧》的文章。文中稱,2月10號上午10點左右,東海艦隊在我東海防空識別區附近發現不明目標,並且立即出動海軍航空兵戰機飛赴目標空域,對其實施查證。當時,正值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之時,美國空軍派遣4架F-22A戰斗機部署至韓國。因此,外界紛紛猜測中國軍方在東海防空識別區發現的正是F-22A。


  之後,美國《國家利益》雙月刊網站在2月19日發表了題為《中國雷達可以追蹤美國的F-22A“猛禽”隱形戰斗機》的文章,表示中國研發的先進反隱身雷達完全有可能發現F-22A。此後,在2016年11月舉行的第11屆珠海航展上,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同時展出了YLC-8B和JY-27A。而據信在今年2月發現美軍F-22A戰機的,正是當時還在部隊試用中的YLC-8B。

  對於F-22A這種第二代隱身戰機來說,其在隱身能力、機動性、超音速巡航、機體內部武器及燃油載荷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取舍和平衡。事實上,當初YF-22與YF-23進行原型機競標時,美國空軍經過測試,發現後者的隱身性能要超過前者。但是,經過綜合性能的比較和權衡後,美國空軍最終選擇了YF-22。因此,所謂的現有雷達完全發現不了F-22A這種論調,只不過是美國對外宣傳釋放的煙霧彈罷了。


  目前,幾乎所有采用隱身設計的第五代戰斗機在YLC-8B和JY-27A這類工作在UHF超高頻(前者)、VHF甚高頻(後者)的大型陸基警戒雷達面前,都是無處遁形的。

  不過,面對中國最先進的遠程反隱身雷達,美國媒體還是希望自圓其說,比如F-22A在遠程轉場飛行中往往都要在機翼下掛載2具大型副油箱,以增加航程,這樣就等於破壞了該機的隱身性能;或者F-22A即便不攜帶副油箱,也會在機腹下掛載1具龍勃透鏡反射器,人為地增加該機的雷達反射截面,使得己方雷達能夠發現本機。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,在2016珠海航展首日進行短暫飛行表演的2架中國殲-20戰機,就在機腹下掛有龍勃透鏡反射器。

  但是,即便是F-22A采用無外掛的全隱身狀態接近我國防空識別區,以YLC-8B和JY-27A的性能來說,除了能夠發現該機,還能實現航跡跟蹤,這就為進一步鎖定甚至擊落該機創造了條件。YLC-8B采用UHF工作頻段,一般稱為分米波,而JY-27A工作在VHF頻段,屬於米波。這兩種雷達波對於F-22A這種外形尺寸較小的隱身戰斗機,只要輻射功率足夠強,就完全可以在機身較大的部件,如垂尾、平尾以及機翼前後緣上產生電諧振,從而形成較強的回波。而且,機身表面塗覆的吸波材料塗層對於分米波和米波來說,也是完全無效的。這便是YLC-8B和JY-27A得以發現F-22A的主要原因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45 秒